昨天,潮新闻“记者帮”报道了德信影城杭州空港之翼店突然暂停营业,顾客担忧卡里的钱无法退回一事
报道发出后,引发网友热议,不少人向“记者帮”反映称,自己也碰上了类似情况,许多城市的德信影城都突然停业了——
“宁波天水广场店也一样,春节期间还去看过呢!3月初路过就看见大门上贴着追缴水电费的通知,真是世事难料。”
“台州黄岩万品广场店也倒了,猫眼等平台已经买不到票了,影院对外宣称是消防改造。”
网友反映属实吗?根据网友反映的情况,4月9日,潮新闻记者来到德信影城杭州万泰城店。
这是杭州的一家老牌电影院,据其公开的营业执照显示,影城成立于2014年11月11日,距今已有10多年。记者来到现场后发现,这里也已是大门紧闭,没了往日的喧闹。
只有影城门口的柱子上,还贴着会员充值宣传海报,“充值200元,送电影通兑券1张;充值500元,送电影通兑券2张;充值1000元,送电影通兑券5张。”
万泰城商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这家德信影城关门有半个多月了,原因也是拖欠商场房租,“可能行情不好,干不下去了。”
记者联系上这家影城的工作人员,他表示,“影城能否重新营业,目前还没有消息。”记者了解到,和空港之翼店不同的是,这家德信影城所在的万泰城商场,并非德信集团的资产。
“如果你卡里还有余额,可以在附近的门店消费,只要通过官方小程序能正常买票的门店,都还是开着的。”这位工作人员说。
随后,记者拨打了德信影城宁波天水广场店和台州黄岩万品广场店的电话,但均已无法接通。记者从这两家商场的工作人员处核实,网友所言非虚,目前两家影城均已关闭,原因也是拖欠房租。
记者打开“德信影城”官方小程序,发现该影城在全国十多座城市共有30家门店,目前已经有杭州万泰城、杭州空港之翼、宁波天水广场、上海吉嘉广场、台州黄岩万品广场店、开化金佰汇店、乐清虹桥店、无锡五洲广场、重庆时光城等9家门店无法正常购票,占比超30%。
德信影城为何会大规模闭店,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?对此,记者多次拨打德信集团的电话,但一直无人接听。
一位业内人士透露,“或许正是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,导致德信影城大规模停业。”
根据天眼查显示, “德信影城”商标归属浙江德信影院管理有限公司,该公司的大股东为德信控股集团,持股比例达到98.6%。近几年,浙江德信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资金出现了问题,多次因租赁合同纠纷被起诉,目前已有部分股权处于出质状态。
德信控股集团目前已被杭州上城区和拱墅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,被执行总金额高达1.89亿元,公司及法人也被限制高消费。
该集团旗下拥有“德信中国”“德信服务”两家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。其中,“德信服务”2024年度的财务报告显示,公司营业收入为9.33亿元人民币,较2023年下降2.3%;毛利润为1.88亿元人民币,较2023年下降17.0%;毛利率为20.1%,较2023年下降3.6%;年度利润为3770万元人民币,较2023年下降39.7%;每股基本盈利为0.042元人民币,较2023年下降35.4%。
“德信中国”最新公告显示,公司股份已自2024年6月11日上午11时35分起于港交所停牌,并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为止。另外,公司尚未就其潜在重组达成或签订任何承诺或正式协议。
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,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收入425.02亿元,较去年同比下滑22.6%,观影人次10.1亿人次,同比下降22.2%,场均上座率仅5.8%,创下新低。影院竞争也日益激烈,2024年全国新建影院1026家,全年票房不足500万的影城数量重新升至80%以上。